瀕死經驗(NDE)指一個人在死亡邊緣,或經歷過臨床死亡後復活的經歷。有些人認為瀕死體驗可以通過大腦產生幻覺,因為它失去了充足的血液供應和營養,而其他人則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研究瀕死經驗的先驅者其實也不少,例如Elisabeth Kübler-Ross,
George Ritchie 和Raymond Moody Jr. 於1975年,Raymond Moody Jr.的一本名為Life after Life的
書,更加令人對此題目趨之若鶩,形成為瀕死經驗帶來了極大的關注。這很快地,於1978年成立瀕死經驗國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 (IANDS) 以滿足一群早期研究者和經歷者的需要。今天,該協會已經極具規模,
包括有研究人員,醫護人員,經歷者,與經歷者關係親密的人以及其他對NDE感興趣的人。協會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瀕死和類似經驗的負責任和多學科性的調查與研究。
後來的研究者,如Bruce Greyson, Kenneth Ring 和Michael
Sabom,他們卻能夠把瀕
死經驗的研究帶進學術的層面。一直不太願意涉獵瀕死經驗的醫學界,竟然少有地,把資金投放在瀕死經驗的研究上。雖然Greyson 和 Ring對這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顯
著的貢獻,可惜這些研究並不能被一般學術界所接受。他們的研究包括設立能夠量度核心體驗索引。有了這個索引,我們就可以量化瀕死經驗的規模和深入程度,與典型的瀕死經驗作比較了。這個索引亦可以同時分辮瀕死體驗是否“真實的”又或者是因為其他因素影響。
瀕死經驗的現象通常包括生理,心理和意識層面方面:
通常情況下,經驗如下明顯的進展:
- 感覺到死亡。
- 經歷靈魂出竅,感到自己從身體浮起,看到周邊景物。
- 心情愉快和冷靜,感到愛與和平。
- 聽到好像是收音機轉台時的噪音。
- 有通過隧道或狹窄的通道向上移動的感覺。
- 見到死去的親屬或神。
- 見到幸福的光芒,或光(可能是宗教或神像)。
- 回顧自己的一生。
- 到達邊界或邊界。
- 感到不願返回自己的身體。
- 有些人甚至也會曾經歷非常令人傷心的瀕死經驗。
來世(After life),或死後的生命,是一個通用的術語,指死後以靈性,經驗或者
幽靈般“繼續”存在。我們通常在宗教,神秘學,形而上學和科學推導中不難找到這些資料。另外我們也找到一些相反的意見,例如唯物主義指出,這個題目是超自然的,因此並不真正存在的。
形而上學,有神論者普遍認為當一去人死後,某種來世將會等待著他。部分無神論者則認為,沒有死後的生命這回事。然而,一些無神論者就像佛教徒一樣,傾向於相信輪迴,但當中卻沒有提及上帝與來世的關係。
不可知論者(Agnostics)普遍認為,像神的存在的位置,超自然現象,如靈魂或死後的生命的存在,是無法證實的,因此不可知。有些哲學(即後人文主義,人本主義和經驗主義等等)普遍認為沒有來世這回事。
現代科學,無論是否相信有靈魂或來世存在,它卻提供了一些工具作調查。於1901年一項由Duncan MacDougall醫生所作的著名研究,他試圖量度靈魂的重量。方法
就是把一個人在死前和死後磅重,當中發現在靈魂離開了人體後,人體果然輕了。Duncan MacDougall醫生稱這項研究足以證明由於靈魂能夠量度,所以它是物質
的,有形的。雖然Duncan MacDougall醫生的實驗結果說靈魂淨重21克,這些實驗
卻被廣泛認為是有疑點的,“ 21克”對一些人來說這個數字只是成為靈魂的質量
措施的代名詞。 2003年電影21 Grams就是基於這個調查結果而來。
一些研究員還是未能找到證據證明“靈魂出竅”體驗能夠超越大腦的局限。一所醫院,曾經作過這類型的實驗,以驗證靈魂出竅的經歷。他們把LED儀器放在病人床的上方,如果探測到有人從上向下望病人的床,儀器就會即時顯示。截至2001年,沒有人聲稱看到醫院內有任何瀕死體驗或靈魂出竅經驗的信息。
大約40%曾經經歷瀕死經驗的人形容這些就是所謂的核心體驗。他們的經歷都是缺
乏疼痛感,身體的感覺變得明顯;偶爾會聽到短暫的蜂鳴聲;通常出現燦爛的白光。此時他們似乎能夠在自己的身體中盤旋。他們的聽覺和視覺靈敏度比正常大大提高。精神狀態處於高度清晰和警覺,而這種體驗是最真實的。此時,他們普遍都感到一個黑暗空間或隧道似乎拉著他們的靈體,但是他們最終都能夠進入這條隧道。這些人形容隧道充滿愛和幸福感。時間是沒有意義的,個人的生活片段在這裡迅速地重播。他們似乎被沉浸在白色光中。
曾經經歷瀕死經驗人異口同聲地聲稱見到有一位高度進化的靈屬出現,這些高級靈屬向這些人提供了兩項選擇:1.隨他們向光的方向走2.返回自己的身體。一旦作出了返回自己身體的決定,這方面的經驗很快便結束,沒有回憶。很多時候,這個人根本無法準確地把經歷與其他人分享。
許多國家,對臨床死亡的法律定義的是腦電圖(EEG)的讀數。電活性是必需的腦功能。即使是幻覺產生這種電活動,腦電圖都可以顯示出來。許多經歷瀕死經驗的人在EEG的顯示是平坦的。在醫學上,這些病人都已經死亡,如果他們的瀕死體驗是單純的幻覺,為什麼自己的腦電圖沒有顯示?答案很簡單。這些瀕死體驗是真實的,這啟發了我們對我們的身體死亡後發生的情況的研究。有病人被記錄了在手術室儀器的讀數。關鍵是,當時他們正處於全身麻醉狀態,只有他們醒了,才能看到這些資料。Dr. Ray Moody 描述了她一位老年婦女病人的瀕死
經驗道:這位女病人能夠正確地描述整個手術過程,並能準確無誤地說出顏色。令人震撼的地方是,她已經瞎眼了超過五十年!
總括來說,瀕死經驗有以下特徵:
- 不能被藥物,幻覺,或文化條件充分解釋。
- 宗教,種族和年齡與瀕死體驗無關。
- 95%的瀕死經驗的正面的,許多病人不願回到自己的身體。
- 常常會見到光的存在和生命的回顧。
- 與靈屬的溝通的方式通常以心靈感應為主。
- 病人有時會得到關於未來的信息。
- 瀕死體驗在柏拉圖,Swedenborg,西藏生死書,和舊約聖經均有描述。
- 看到從天上來的光,有時甚至比太陽還亮,四周閃著,感覺充滿愛。
- 正面的改變,包括對生活的熱情更高,提高自信,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增加慈悲心,這些感覺根本無法從幻覺或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