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無論是屬於何種信仰,我們都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不同類型的聖壇或神性空間。聖壇及神性空間可以有不同的大小和作用,有型或無型的,固定或隨身的,臨時或永久的,甚至中間擺放的東西都可以截然不同。一般而言,這些地方除了用來供奉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聖壇及神性空間來保護,與靈屬溝通,祈願,驅邪,加持,召喚和轉化力量,治療,冥想等等..
這些年來,我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白巫術和薩滿巫術,也拜讀過不少書籍。在西洋靈學裡,有很多聖壇都是依據四元素來架設的,當中包括地,水,火,風(空氣),有些會包括第五元素:靈。有人問,這對應中國人的元素十分類似,但,沒有金和木。其實,西方是有金和木的,但據說它們都埋在土元素裡。
記得當我架設我第一個聖壇時,我正在修讀我第一所神秘學院,那是我的功課。由於那時候並不習慣,我當時顫顫驚驚,糊亂在家裡找個地方,對著課本一步步地照著做。結果當然是錯漏百出,沒有做到預期的效果。
後來,日子有功,才領悟到完來聖壇及神性空間的樣子並不重要,它並不需要豪華美觀的外型,重要的是我個人的想法和情緒。對我個人來說,聖壇只是一種媒介工具而已。現在,我已經練到即使身邊沒有帶法器和用品,我都可以在街上找到最普通的物品來架設我的聖壇,而且它都能夠發揮類似的效果。
有趣地,我發現,我身旁的同學和朋友都有著同樣的經驗,就是,我們的聖壇及神性空間都會隨著我們的成長有所改變。就以自己為例,完本我的第一個聖壇很小,我把它架設在大門口前,但這些年來,它已搬到家中的另外一個角落,而面積亦相對大了,所擺放的東西也大不同。原因很簡單,某程度上,聖壇及神性空間代表了你如何看你靈性的世界,就像日記一樣,它會記載你的成長歷程。
至於我擺放在聖壇的物品,很可笑,我記得當我能夠架設我第一個奏效的聖壇時,我還是初學階段,當時由於我不想用很多錢去買我不熟識的法器,因此,我就用我能夠在家找到的物品代替,例如,我在廚房找到豉油碟,可以用來盛載鹽,找到了碗,把它裝了點水,在櫃子找到一張神像圖片,等等。。。之後,我便開始懂得把聖壇中的物品,慢慢地改變,以迎合自己的需要。雖然課本沒有可能把所有東西都寫出來,但當時我就是這樣把學習巫術的精髓一點一點悟出來的。
現在我的聖壇以簡約為主,我把不是常用的東西放在就近的盒子裡,因為這樣就可以讓我有更多空間去做不同的儀式,對個人來說會更方便。如果你也有自己的聖壇,也不妨可以參考這個做法。
一旦你架設自己的永久聖壇,切勿忘記要定期打掃及清潔。因為這個聖壇就代表了你自己和靈性的溝通,有塵或不清潔就可能代表自己內裡有東西不清楚或阻塞。曾經有幾次,我在這方面不太順利,於是乎我就醒覺到,是時候要打掃一下自己的地方了,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我打掃的時候,我會留意那裏有甚麼不同,例如物品放錯了位置或者那裏的能量有特別等等。。。通常我都會把這些記錄下來,然後對應一下自己,有時候,我會悟出問題所在。當我每次都這樣做,長久以來,我便可以有一個記錄,看看自己年來的變化如何。神奇地,每當我把一聖壇打掃過後不久,事情往往都可以得以解決。
我們每天都過著為口奔馳的日子,但聖壇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自我的提示:雖然自己每天能夠花在發展自己靈性上的時間十分有限,但是每當自己看見它,它都會提醒自己,人,有時候是需要向內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