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談靈性

2013年1月2日下午1:50公開累積瀏覽 370
 

最近,我常常聽到有人問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應該踏上靈性的道路?自己是不是一個適合做靈性修行的人呢?眾所周知,靈性超越了物質世界的量度,沒有人能夠用任何儀器來計算的。靈性原於內在,它是一門反映你的生活和信仰的鏡子。它的基礎是原於和我們最密切的價值觀,我們的信任和希望。我們用我們成長的智慧和愛來開發靈性帶來的目的和富意義的生活。開始時,我們都可能體驗到一種敬畏感,我們或會感到和生命有所連結,或對神或做物者深深的崇敬。我們發現自己有一刻充滿感恩心和自發地祈禱。靈性亦會令人感到信任和希望服務他人。

當我們的靈性感覺達到一個程度,我們會感到連接。這種連接是指與做物者,高級靈屬,或神,以及作為所有人類和地球的關係(我們生活的環境)。靈性需要我們超越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通過和擴大我們對萬物的慈悲心才能發展得好。

傳統美洲印第安土著認為,靈性才是生命的框架。他們往往和靈性有著不可分割的生活,他們尊重所有生命,認為萬物皆有靈,包括石頭和其他死物。他們認為用虔誠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事情,可以喚醒我們與神之間的連結。他們認為,所有事物和人之間是互相聯繫和互相依存的。例如Sioux族的語言,偉大的靈屬是Wakan,意思是偉大的奧秘。然而,這種靈屬,充滿了神秘感,是真正看得見,摸得著的。然而,Wakan等同世界。”

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必須懂得區分靈性和宗教。有些人為了逃避他們認為是壓迫性的規則和規例,而反對宗教。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會失去了靈性所帶來的禮物 - 喜悅和憐憫。宗教和靈性是相關的,相互交織,但他們是不同
的。有人可能是一位十分靈性的人,但他卻沒有任何特定的宗教背景。

一般來說,宗教的真正目的是通過儀式和實踐,以提高個人的靈性。這是當一個人接近他或她的宗教的方式進入偉大的奧秘,明白所有的生命都是神聖。可是,對某些人來說,宗教亦可以成為對靈性的障礙,因為這些人只是盲從宗教的教條和儀式,卻沒有真正了解這些教條和儀式的意義。有些人甚至看到其他宗教人士這樣做,他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就盲目跟隨。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宗教就像汽車一樣,提供了最好的滋養來發展我們的靈性。但是,很多人得到這輛車的時候,卻忽視了如何去目的地。擁有自己的靈性,就是與神交流的不二方法。

對於很多現代學術為導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靈性對這些人來說往往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中,我們的訓練是科學的框架,我們依賴利用邏輯,分析和合理的方法。這些方法已經成功地迎來了改變生活的改善。在尊重科學和心靈的同時,我們的文化傾向令我們對待信仰和神秘事物的態度不太依重,但有可能我們所付的代價卻是昂貴的,我們可能會變成靈性上的飢餓和失去平衡。

相信很多人也問過以下的問題:生命的目的是什麼?生命的真正意義來自哪裡?生命中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如果是一個真正愛我們的神,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苦難和不公平的世界?對某些人來說,我們忙碌地生活的部分原因是企圖阻止自己思考死亡,可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但是,當我們把自己弄得太忙時,我們可能會懷疑自己存在的目的,我們的生活就不再具有意義了。奇怪的是,只有當我們完全接受死亡,我們才能真正開始真正生活。

正如法國哲學家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說,我們不是以肉身的生命,來經驗靈
性,相反,我們以靈性的生命,來經驗肉身。我們的靈性才是是我們真正的本質。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們的靈魂,從靈性的角度連接到神聖的。

以下有幾個問題,也許能夠幫助評估你自己的靈性:我感到對他人的同情心嗎?我感到與靈屬敬畏和崇敬嗎?我感到需要服務他人嗎?祈禱或沉思是重要嗎?我對生命信任嗎?我有一種與神連接的感覺嗎?

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享有靈性的權利,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接受和發展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